这里,新闻与你零距离!
阿塔纳水厂

与新冠抗争在等待中企盼希望——斯里兰卡两名中国患者同新冠病魔斗争的故事

发布时间:2021-01-24 发布者:锡兰华文报


“我确诊了,但会直视现实,以积极的姿态,配合医生治疗,坚信能迈过这道坎。”在斯里兰卡打拼的中国厨师吕先生,1月23日,在电话中对亚太大众传媒驻科伦坡记者说。


成了军队医院唯一外国患者


吕先生是5天前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,但没有任何症状。1月18日,在获悉确诊之后,自己还在直播,心态仍然很好,没有任何压力,感觉只要居家隔离一段时间就没事了。但19日得知要把我送往远在东部的隔离中心时,心理有些吃不消了,满脑子是坊间流传的隔离中心的难以述说的那些事,那些画面。


 

疫情下的首都科伦坡。本报记者图西塔摄摄


19日晚,我连同一批当地人一起安排到了一个似乎临时的隔离中心,那里很是杂乱,卫生条件很差,应该很难提供治疗保障。为此,我跟随队负责人做了交涉,一再解释既然已经确诊,而且自己感觉正在出现症状,希望能够转到当地医院接受治疗。也许认为我的要求并不过分,最后被安排住进了附近的一家军队医院——威利康达军队医院,我也成为那里唯一的一名外国患者。


感人情景让人有些泪目


吕先生的症状属于轻型,除身体感到有轻度不适之外,也还没有出现发烧、喉咙疼痛等症状。他所在的病房在医院的2层,隔着窗户,一楼大厅的情况一目了然。


吕先生说,从目前情况来看,当地的疫情显然十分严重,因为患者越来越多,跟他一起送到东部隔离中心的就有大约200号人。更令人忧心的是,这里的医疗资源严重缺失。因为,他亲眼看到,前两天,一楼大厅又来了两位重症患者,他们一动不动,显然已经命悬一线,但因排不上病房被安排在医院大厅救治。对此,我看在眼里,记在心头,连日来,内心的一些迷茫、郁闷、疑虑、不安、不解,也就自然而然地释然了。


 

几名警察正在科伦坡街头执行疫情防控任务。亚太聚焦资料图片


吕先生略显欣喜地说,今天早上,隔着病房玻璃窗,看到大厅底下那两位重症病友,在医务人员的悉心治疗护理下,一位既然可以坐起来了,另一位也可以翻身了,由此看来,他们初步摆脱了死亡的阴影,真心为他们祝福,也由衷地感谢这里尽心尽职的白衣天使。说到这里,吕先生感到有些泪目。


暖心食品助我度过至暗时刻


在当地医院,对中国朋友来说,吃饭始终是个大问题,尽管自己在兰卡已经打拚好些年了,但仍习惯不了有着浓厚印度味的兰卡餐,而眼下,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正是战胜疾病的关键。吕先生介绍说。


令人欣慰的是,虽然所有医务人员都在超负荷地工作着,但仍然尽最大努力帮助我更换掉一些咖喱类手抓食品,配些土豆、青菜等较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,尽管仍然喝不上可以增加蛋白质的牛奶和鸡蛋。


当然,他也不会忘记这些天来为他牵肠挂肚的那些热心的华人朋友,特别是从一开始就对他关怀备至的好心人,他们的关心、鼓励、无私的捐助,令人感动。特别是驻斯使馆获悉了有关情况之后,还安排科伦坡的华人同胞,星夜给他送来了牛奶、面包和饼干等符合华人口味的食品,这些暖心食品将帮助他度过这段至暗时刻。


科伦坡大街上,几名警察正在执行疫情防控任务。亚太聚焦资料图片


可以说,与另一位不便披露姓名的确诊中国女孩(暂称王女士)相比,吕先生是幸运的。因为,他一开始就幸运地被安排住进了当地条件较好的军队医院,得到了相对完善的治疗。而那位同样孤身一人的女孩则被送进了当地的隔离中心。


这位王女士说,她是1月14日在科伦坡一家华人诊所检测时确诊的,由于属于无症状感染者,开始只是居家隔离,自我观察。直到19日晚,同吕先生一道,被送到了东部的隔离中心,当时,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症状,时有发烧、喉咙肿痛等症状出现。


人间自有温情在


在普通人眼里,隔离中心似乎只对那些疑似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检测、观察,一旦确诊就会转到正规医院救治。但这里的隔离中心却被用作接纳那些无症状或轻型患者。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症状,开始发烧的王女士来说,自己更应该住进正规医院即刻接受救治。但面对当地有限的医疗资源,只剩下无语了。


面对简陋的隔离中心,糟糕的卫生环境,稀少的医务人员,猴子在窗外跳跃,乌鸦在同患者抢食,加上愈发明显的持续低烧和喉咙肿痛等症状,进入隔离中心4天没人来量过体温,王女士说,真的让人感到很无助。有时候,看到医务人员模样的人,我就大声喊道:我需要医生,需要检查,需要服药,但最终送到手上的也只是几片退烧药和维生素片。


令人庆幸的是,最后在一位热心的斯里兰卡朋友的帮助下,同时也鉴于她的病情在加剧,更有驻斯使馆的协调,23日下午,王女士被安置到相隔约20多公里的威利康达军队医院治疗。办理完住院手续之后,王女士连日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。


王女士对记者说,虽然过去几天遇到了一些困难,但我们更应感到庆幸。因为身边有众多热心华人朋友的关心支持,更有那些对华友好人士的鼎力相助。


说心里话,因为尽管我们正忍受着疾病的困扰,承受着巨大的心里压力,似乎失去了什么,但我们正享受到远比当地人更好的医疗服务,有着更多内心的收获与感受。


“一床难求”  斯里兰卡抗疫任重而道远


在记者完成稿件采写之际,斯里兰卡疫情防控行动中心主任、陆军司令席尔瓦将军致电本报驻科伦坡记者说,斯卫生部长万尼瓦拉奇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,目前正在自己家中居家隔离。至此,斯里兰卡已有至少4位部长和10多名总统府、议会和其它政府部门高级职员被确诊。


自去年10月开始,斯里兰卡爆发了第二波新冠疫情,迄今已蔓延全境。目前日均检测约为1.5万人,确诊病例却持续保持在500例以上,过去两天分别达到了877例和787例。


新病例猛增,但因医疗资源却极度缺乏,各隔离中心、专门接待医院人满为患,“一床难求”,大批确诊患者被迫在条件简陋的隔离中心隔离,而非治疗。他们靠着自身免疫自疗,一旦出现症状,就服用一些退烧药和WC片。只有病情很严重的时候,才有机会入院治疗。


虽然面临如此严峻的治疗形势,斯里兰卡仍把有限的治疗条件腾给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患者,在采访中,两位中国患者对此表示深怀感激,对斯里兰卡严峻的疫情深表忧虑,更对医疗部门给予他们提供的医疗服务深深感恩,最后由衷地祝愿斯里兰卡政府和人民早日控制疫情,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,还善良、友好、无私、博爱的斯里兰卡人民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。(亚太大众传媒记者潘祖荣

热门话题更多>>

8大内容体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