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,新闻与你零距离!

西方领导人“集体缺席”高峰论坛?中方的回应很霸气

发布时间:2019-05-01 发布者:南亚发展网


在4月2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有记者问:据一些西方媒体报道,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并没有都出席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,称这影响了论坛的举办。中方对此有何回应?


耿爽:个别媒体的这种论调流露出浓浓的“西方中心论”的味道。


我看不出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与否,和西方国家领导人与会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。他们并不一定总是国际舞台的主角。对此千万不能想当然。


本届论坛总共吸引了来自150个国家、92个国际组织的6000余名外宾参加。包括中国在内的38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出席了圆桌峰会。这是大家用实际行动对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投出的信任票和赞成票。


至于西方国家,他们的领导人与会,我们欢迎;他们的各界人士与会,我们也欢迎。事实上,一些有重要影响的西方国家领导人来了,还有不少西方国家派出不同层级、不同领域的代表出席了高峰论坛期间的不同活动,比如法国、德国、英国、日本以及欧盟也都派出了领导人高级代表与会,并且做了发言。

我想再次强调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是一个开放、包容、透明的经济合作倡议,我们欢迎所有志同道合的国家积极参与,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寻求合作共赢。

记者问:我们注意到中方在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了将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。一些西方媒体认为,中方的这些举措似乎是为回应美方在经贸磋商中提出的诉求。你对此有何回应?


耿爽: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印象,得出这样的结论。


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,中方宣布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,当时有人说这是为了应对来自美方的压力。去年11月,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,中方又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举措,又有人说,中方这是为了回应外界的关切。照此逻辑,难道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是做给外国人看的吗?

40年前,中国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,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深刻把握作出的自主决定,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。40年后的今天,我们继续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,同样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,不是因为外界的关切。中方宣布并且实施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,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,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、稳定与发展。可以说,对中国好,对世界也好。


我们将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伐,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和路线图,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。同时我们也会与所有志同道合的国家一道,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取得更多成果,与更多的国家加强务实合作,寻求互利共赢。(来源:外交部网站)

热门话题更多>>

2019科技创新